本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4月9日,思政教研室在学院312会议室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周光玲主持,课程全体任课老师参加。

吴丹老师通过问题式探讨的形式导出“认识的过程”这一授课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与丰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讲深讲透了“实践-认识”这一过程的内在逻辑,讲清楚讲明白了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以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观点。

与会教师就“如何将抽象的认识论原理转化为生动课堂”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认识论是抽象的,如何把这一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明瑞勤老师分享了“以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认识过程”的教学形式,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的辩证性。段忠阳老师则从教学技术层面,提出结合虚拟仿真技术,设计“模拟实践-反思总结”的互动环节,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周光玲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备课会紧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命题,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他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认识的过程”原理融入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同时,他也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本次备课会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明确了“认识的过程”专题的教学方向,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吴丹 图/宋金华 一审/蔡序军 二审/于陆 三审/张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