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12月3日,思政教研室在学院312会议室召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周光玲主持,课程全体任课老师参加。

会议伊始,郝身沛教授就“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和开辟的”进行了说课展示。郝教授采用问题链的形式,将本专题细分为四个问题,巧妙地结合了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毛泽东思想的经典文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革命新道路的背景,体验其探索过程,并深刻认识到革命新道路的艰难与宝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革命新道路的核心内容,而且深刻理解了其历史的必然性。
在讨论环节,各位老师都积极参与,他们结合教材内容和历史事实,分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背景、过程及重要意义。有的教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入手,阐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形成的复杂性和必然性;有的教师则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此外,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备课会,他们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周光玲对此次备课会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研究成果和备课会的成效,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他也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郝身沛 图/段忠阳 一审/蔡序军 二审/于陆 三审/张梦飞)